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腦袋改造工程.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腦袋改造工程. Show all posts

神經病與瘋子

什麼是神經病
就是不斷的做同樣的事情卻期望有不同的結果。
(例如每天上班卻期望哪天可以賺大錢)

什麼是瘋子
為了一點小錢,在各種您痛恨的工作上,努力工作50年,然後貧窮的死去。

Robert Allen (房地產起家的億萬富翁)
對於聰明的定義是:
聰明的工作一段較短的時間,然後擁有多樣化的重覆性收入來源並退休享受人生。

想知道什麼是重覆性收入或是持續性收入可看管道的故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NLNqBJPV-M

或是Robert Allen的幾段演說:
http://about6g6.googlepages.com/robertallen
(感謝J大提供)

--------------------------------------------------------------------------------------

以下是簡單判定您是不是擁有持續性收入的幾個問題:

「您有沒有多樣化的收入來源」

「您每個小時所付出的努力能不能獲得多次的給付?」

「您的收入來源是不是不論你在不在,都會24小時不停產生收入?」

我相信您以上的答案都是:NO!
有些人說我放棄設計師的頭銜跑去做直銷,看著我的眼神,好像看到瘋子一樣,
可是對於以上問題的回答,我和 Robert Allen一樣:
因為USANA,我對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YES!
那請問:到底是誰瘋了?」

擁抱機會前,你要練習的5件事

面對機會,你會心喜,但偶爾也會恐懼,怕抓錯、怕錯過。這是人的天性,但是沒關係,膽量可以被訓練,恐懼可以被管理。

文/吳凱琳   2007年5月 Cheers雜誌















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公司(CBS)的艾美獎得獎節目《驚險大挑戰》(The Amazing Race)主持人菲爾.科漢(Phil Keoghan)在其所寫的《別浪費機會》(No Opportunity Wasted)書中,提供許多實用建議,以下摘錄其中部份的內容。

1. 讓自己習慣不舒服的感覺
時常把自己丟在全新的情境,習慣不熟悉的感覺,逼自己走出個人的舒適圈(comfort zone),逐漸消除面對陌生情境時的恐懼。
像是快速學習某個新能力,例如語言或新電腦軟體等,在時間壓力下,你必須快速克服對於新知的不熟悉感。
或是,學習用最少的資源完成事情,測試自己的應變力。也許老闆核准你一筆預算去完成某個專案,你可以自己設定,如果只使用其中90%,是否也可以順利完成專案。

2. 偶爾要測試自己的極限
人的能力和性格都有一定的極限,但也因此限制了你承受風險、接受新機會的可能性。
好比運動選手,每每挑戰自己的體力極限,持續刷新世界紀錄。職場也是一樣,很多時候你也不知道自己原來有這麼大的潛力。
如果下次主管交代你不可能的任務,倒不如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若果真做到了,那麼可以期待未來將有更多更重要的機會落到你手上。即使最後你沒做到,也沒什麼損失,因為這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失敗的結果早就在預料之中。

3. 吸收新知消除不確定感
即使你面對的是前所未見的情況,但是當你了解愈多,恐懼也就愈低。
今年初新上任、同時也是荷商天遞(TNT)第一位女性總經理的李澂涓就是其中的受惠者。2002年網路泡沫化,產業環境產生劇烈變動,李澂涓靠大量閱讀,消除內心恐懼。「只要誠品有新書就跑去買,然後每天回家讀3本書,」李澂涓說。
而且,喜歡吸收新資訊的人,也比較願意接受新挑戰,這一點有可能成為你在應徵工作時的一大優點。惠瑞捷總經理陳瑞銘面試新人時,就常問應徵者平常看了哪些雜誌或文章,「試探他們對新知的好奇程度有多少。」

4. 克服害怕失敗的恐懼
在所有恐懼情緒中,排名第1的正是害怕失敗。想要克服這層恐懼,首先你得問自己:怎樣才算失敗?什麼情況又可以算成功?
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定義應該是相對的,而非絕對。或許你在新工作上沒有達到預期想要的,例如資源或是發揮空間受到限制,但你因此學到新的專業知識,這算成功或失敗?保持彈性,才能接受不同的可能性。

5. 甩開不必要的包袱
每個人都有自我堅持,有人就是不願意和某種類型的人往來,有人非得要依循特定的工作方式。
當你的規矩愈多,也就愈限制接受新機會、大膽冒險的可能。就好比背負幾十公斤重的行李爬山,你可能在半途就不支倒地。
如果你仔細分析,會發現其實有許多是很無謂的堅持,何不甩開這些不必要的包袱,讓自己可以更輕盈地邁開腳步,成功攻頂。

歐美醫生不願公開的療法

Mattias Rath 博士訪談摘要
我是一名醫生和科學家,重要的是我是一個地球居民,我希望保持這個地球完整,不允許它毀於第三次世界大戰。身為一名醫生和科學家,有幸投身於若干個研究領域,我相信這些研究可以讓我們建立一個健康、充滿希望、和平的世界。

我在自然保健和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發現,將對人類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可以確實根除心臟病、心臟意外、高血壓、心力衰竭、心率不整及其他各種相關的疾病。

我對人類的第二個貢獻是:揭露製藥業這個世界最大的投資行業及他們對人類的欺騙行為。

製藥業表面上對大眾承諾「健康」,實際上疾病的存在和傳播才是他們真正的市場;由於疾病的預防和根治會威脅到製藥業「疾病投資事業」的大餅,所以自然醫學的理論,勢必受到製藥業聯盟的打擊。 1997年 6月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我首次分析指出在全球「保健」的領域上,製藥業本身就是全人類享受健康生活的最大障礙。

第三個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全世界傳播拯救生命的訊息,威脅到獲利數萬億美元的製藥業投資集團,而這些集團現在正藉由保護性法律的保護,置公民權而不顧,企圖鞏固其對世界人民的控制,這種策略的偽裝就是所謂的「反恐怖主義的戰爭」。這種反「恐怖主義」的戰爭不是真正的戰爭,這種戰爭被戰略性地推展和實施,製造了全球性的恐懼和威脅,這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世界均實施這種強制性的法律措施。

上班族心願前2名 加薪.健康

民視新聞網 更新日期: 2009/12/01 21:01

上班族辛苦一整年,最想達成的心願是什麼?根據就業情報站的調查,期望身體健康和加薪高居上班族願望的前2名,而能夠讓民眾產生幸福感的政治人物不是總統馬英九,居然是央行總裁:彭淮南。

又到了年終,身為上班族的你,年初許下工作職場最大心願是什麼?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排名上班族前2大心願,財富增加以及健康,有70%的上班族認為做不到,865的人則是把希望放在明年實現。

特別的是,上班族投射到對政治人物的情感,居然是央行總裁彭淮南,之前台灣房價過高一席話,正好反應現階段一般上班族買不起房子的心聲。

平凡的上班族,悶了一整年的工作情緒,要錢也要健康,把吃苦當吃補,讓新的一年事業生活更精采。

------------------------------------------------------------------------------------------------------

I say:
是誰說一定要把吃苦當吃補?
難道我們不能選擇,只苦一陣子,而不要苦一輩子嗎?
可是大多數的人是選擇過目前的生活就好
就這樣一直拖著 拖著.....
加薪 想想
有得加薪 健康先擺一旁
沒得加薪 犧牲健康換得寶貴的飯碗也不賴

做出改變吧!

未來日報中提到趨勢是保健產業這件事情,

趨勢跟戰後嬰兒潮有很緊密的關係,
以下是維基百科對於此名詞的釋義:
著名的嬰兒潮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嬰兒潮:一般通稱為戰後嬰兒潮。在二戰結束後,遠赴戰場的男人解甲返鄉,觸發了嬰兒潮。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有此現象。
2000年千禧年的嬰兒潮:這次的嬰兒潮幅度不如戰後嬰兒潮。有幾個原因造成這次的嬰兒潮: 許多夫妻想要利用這個一生只有一次的特別年份生個千禧寶寶,讓寶寶在這特別的一年出生。
2000年正逢中國農曆年的龍年,在華人社會,龍年的出生率通常比較高,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
[編輯] 臺灣
在臺灣,1976年亦是最近被談論的一個嬰兒潮[1]。
現有的世代中,有三個世代在未來二十年內,仍將構成美國社會的主要力量:嬰兒潮世代、X世代與千禧世代。他們的態度與行為,會對經濟、職場,以及整個社會制度帶來深遠影響。例如,嬰兒潮世代的老年人偏好全人的自我照護、自然食品、身心靈療癒的方式,排斥高科技醫療,因此,有些醫院已經開辦以另類藥品與心靈諮商為號召的新院區。至於成年時期經歷過學校與家庭崩壞的X世代,進入中年後仍將維持疏離、冷漠與務實的態度。他們是美國歷世上出現最多創業家的世代,日後也仍會相當有效地推動創新、效率與大量客製。對比之下,年輕的千禧世代則偏好團體行動、親密的家庭關係,工作穩定,還有溫和平淡的大眾文化。他們具備前所未有的數位能力與組織長才,將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甚至可能促使工會運動復甦。

未來日報

十年後千萬富翁滿街跑!

1 或者 2 - 人生的選擇題中
提到所謂的趨勢
趨勢這東西,你不要把他想的太嚴肅

拿簡單的例子來講好了
如果你現在有一份未來10年的報紙
頭版新聞大標是:千萬富翁滿街跑!
你會不會很想細讀內容,知道為什麼10年後那麼多千萬富翁???
第一個需要知道的,就是找對產業!

那要怎麼能及早在現在找到10年後能成為千萬富翁的產業?

世界上有很多講趨勢的人,
有一位美國前兩任總統:布希與柯林頓的財經顧問--
保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
知名的經濟學家、身價千萬美元的軟體企業家及大學教授。所著的《上帝要你富有》(God Wants You to Be Rich)和《點石成金》(Unlimited Wealth)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皮爾澤二十二歲取得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MBA),於三十歲前賺取人生第一個一千萬美元,並出任布希、柯林頓兩任美國總統的經濟顧問,同時是NPR與CNN的評論員。曾任花旗銀行副總裁,過去二十五年間,皮爾澤創辦並主持多家軟體、教育、金融服務公司。
這樣的背景,講出來的話,寫出來的書,夠不夠格讓你相信?

他在上一波的預言中(也就是十年前),預言未來將會是科技新貴的天下,
也的確在那之後沒多久,聯發科、聯電等同質性的科技公司裡的員工領股票領的可樂的!
連掃地的歐巴桑都領的很開心呢!
而今,趨勢沒落了,我的工程師同學們紛紛自嘲自己是:電子碗櫃什麼跪之類的。
聽到這樣無奈的搖搖頭,認為能有一份工作就算走運了嗎?
加班加到天荒地老也無所謂嗎?

別傻了孩子!

最近看了一本《禪門語錄300篇》,作者廖閱鵬在前言就寫了:
如果你看周圍的人都很正常,不覺得他們有什麼不對,你要警惕了!
只有昏睡的人才會覺得昏睡是正常的。 ......
人生是這麼短暫,大家卻都將希望寄託在「美麗的明天」
如果,今天我們不努力下功夫,又怎麼能期待明天?
我們已經是這樣了,再不做點什麼,生命是不會自動改變的。
此時此刻,就讓我們為生命做點什麼吧!
美麗的明天,人人都要,
想,如果真的只是想想,
你認為在不做任何改變的情況下,
明天會自動變得更好嗎?

如果你看到這,還是覺得順其自然就好,
也別管什麼趨勢了,看看《M型窮人,只要面紙不要印鈔機》先吧!

一開始作者就問了:
為何街上的免費面紙,富人都不會去拿?

因為,當窮人花時間排隊去搶低價品,或到街上拿面紙時,
M型富人卻忙著建構他的〔持續性收入〕系統,
也就是一生不斷電的印鈔機。
M型時代的貧富關鍵,不在於你省了多少錢,
或是你每天比別人多努力了幾小時,
而在於:你到底建構了幾台〔不斷電印鈔機〕?
否則,就算你年薪破百,但不工作就沒收入,
充其量也只是高收入的有錢〔窮人〕。


你想當有錢人嗎?
你想要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嗎?
你還有夢想想完成但卻一直無法去達成的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肯定的,
請你務必要看這本書,
看完之後,
想要知道如何選擇對的趨勢,
請看保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的
《財富第五波2.0加強版》: 進入明星產業的最佳致富途徑


















標題就寫了:科技新貴之後,下一波是保健新貴!
當然裡頭都有分析這結論的來由,
為什麼是保健產業?請看下回。

致富密碼

文章來源:非凡新聞周刊

發表時間:2009/11/02
文 盧映利

四三三三九元,這個數字是全台灣工作人口的平均薪資; 五百七十萬元,這是一個愛馬仕鑲鑽鱷魚皮包的價格,台灣人平均要工作一百三十一.五個月、不吃不喝才買得起這個包;二億元,這是一幢帝寶豪宅的價格,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要工作三百八十五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億萬豪宅。

貧窮左端創下五年新高
自從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提出M型社會已經三年了,全球貧富差距急遽惡化的速度沒有減緩,金融海嘯造成失業率惡化,與美日窮人大幅增加類似,台灣受薪階層往貧窮左端掉落,科技新貴、在大陸賺飽的鮭魚台商往右端靠攏,「既患寡又患不均」, 台灣受薪階級今年一至八月平均減薪六.七九%,而且與富人的差距愈來愈遠。

去年台灣所得收入最高組的家庭平均收入近一百九十萬元, 最低所得家庭每人只有二十四萬五千元,差距達六. ○五倍, 創下五年來新高紀錄。

變有錢,真的那麼困難嗎?

如果想靠讀書、受高等教育,憑一份上班族的薪水,很難翻身。養大一位小孩到研究所畢業,加上補習等開銷,少說要花五百萬元;但畢業後他可能只領二萬二千元,這是參與教育部「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的大學畢業生所領的月薪,網路宅男代表朱學恆諷刺的說,恰巧是一位外勞薪水加十個炸雞排;可能還買不到一個尺寸大一點的名牌包包。

甚至連過去被視為高薪階級的律師、醫師,也很難靠薪水累積致富,貧富的階級差異愈來愈大,大家都想問,到底要怎樣才能變有錢?

成功人士人格特質相似
《心靈雞湯》《一分鐘億萬富翁》作者馬克.韓森說,「強烈的渴望是成為億萬富翁惟一需要的資格,無畏無懼的行動是惟一必要的證書,」想有錢的人必須真心的想要富有,有相信自己可以賺很多錢的信念。
《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作者博多雪佛也說過,「如果你怕輸,就不可能贏,」想成為有錢人,先從堅定的意念做起, 加上不畏困難的執行力,擁有千萬、億萬財產不再是夢想。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其著作《安娜卡列妮娜》中說,「幸福的家庭都很類似,不幸的家庭則各有故事;」我們也發現,許多不靠世襲財產、憑自身努力贏得財富的成功人士,也有著驚人相似的人格特質,我們將它們稱做「致富密碼」。

翻閱潛能激發叢書,對照財經商業界成功人士的歷程,本刊特地整理十大致富密碼,掌握這些關鍵,「有為者亦若是」,您也可以擁有打開致富之門的金鑰匙,成為有錢人指日可待。

金鑰密碼打開致富之門
密碼一 愛做生意的DNA(從小就是生意囡仔)
有錢人對數字多很敏銳,很多人甚至小時候就想到要做生意賺錢, 這種潛藏的生意DNA部分是天生, 也有人是受到父母的影響,股神巴菲特的爺爺經營雜貨店、爸爸是股市經紀人,他對金錢的喜好在二歲的照片中就看得出來,照片中的他就緊抓姑媽送的錢包;六歲起他就會向鄰居賣口香糖、汽水賺取零用錢,還知道拆開零賣會吃虧;八歲時他開始閱讀父親的股市書,十歲的生日禮物是參觀華爾街。

十一歲,當別的小孩還在玩耍時,巴菲特已經在幫父親畫大盤走勢圖,十二歲時他說服姊姊和他一起投資一檔股票,十三歲時,巴菲特送報紙,很有生意頭腦的他,把報紙由高樓層往低樓層送,省了不少力,並將「產品多元化」,送報兼推銷雜誌,就這樣,光送報他就比別人賺得多,一個月賺進一百七十美元,相當一個大人的薪水。

在台灣,許多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是生意囡仔,王永慶十五歲就開米店,二十六歲就用賺來的七千多元,買下龜山廣興二十一甲半的山林地,三十八歲獲美援貸款七十九萬八千美元,設立福懋塑膠生產PVC粉,至今,台塑已成為是年營收超過二兆元的台塑石化王國,三花棉業董事長施純鎰國小畢業後就開始騎腳踏車到外縣市賣雜貨,一點一滴累積創業資本,再逐步擴展生意版圖,打造屬於自己的棉業王國。

密碼二 認為自己將來一定會很有錢(並有方法達到)
馬克.韓森說,「不管你的現狀如何,賺到第一個一百萬的第一步就是『下定決心』,」決心就是「渴望,再加上信念」,接著,再付諸行動。渴望就是「要真心的想要富有」,必須相信自己可以賺很多錢。

就像影帝劉德華很年輕就告訴當時的女友「自己將來會很有成就」,「我一定會很有錢」,仙妮蕾德董事長陳得福是名窮大學生時,就這麼告訴他的醫學系女友徐愛蓮。

暢銷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作者哈福.艾克也說,有錢人不僅想讓自己變有錢,還要「致力」讓自己變得富有,完全付出,獻上自己的一切,以達成富有的狀態。

就算恐懼也會採取行動

密碼三 做就對了(執行力)
「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採取行動,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了他們行動,」哈福.艾克說,恐懼、懷疑和憂慮是阻礙成功和快樂的重大因素,因此,有錢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有錢人在恐懼中還會行動,窮人卻因恐懼而裹足不前。

原本做手機電池的比亞迪在二○○三年,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堅持以港幣二億七千萬元收購泰川汽車七七%股權,當時海外基金公司和媒體對總裁王傳福質疑聲不斷,但王傳福堅持要切入汽車產業,二○○五年,比亞迪推出處女作F3,大受市場歡迎,近兩年,比亞迪積極切入電動車 市場,並且獲得股神巴菲特投資,預計今年底將推出電動車款。王傳福一躍成為新一代中國首富,身價人民幣三百五十億元(約新台幣一千七百五十億元)。

密碼四 有錢人都是優秀的宣傳者(行銷力超強)
鴻海郭台銘有絕佳的口才,很會用比喻來宣揚自己的經營理念,在管理員工上事半功倍;在行銷上更是無往不利,他當眾把富士康製造的手機砸到地上,證明品質耐用堅固,就令人印象深刻。

「有錢人樂意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價值觀,窮人把推銷和宣傳看成不好的事,」哈福.艾克說,有錢人通常都是領導者,而所有領導人都是宣傳者,領導者必須善於推銷、啟發並鼓舞別人來相信你的觀點。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指出,每一種事業,包括寫書,都需要推銷,像他自己就被封為「暢銷書」作家,他很高興自己不是被封為「好書」作家,收入比另一個身分好太多了。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也是善於行銷的高手,在王品集團的活動上,常看到戴勝益變裝登場,接受媒體採訪時,戴勝益引經據典,對於各種管理制度侃侃而談,看到他就想到王品,成功地將個人形象與公司結合,王品集團很少花預算在廣告上,靠的就是這位行銷力超強的董事長。

處理挫折才能登上成功

密碼五 認為有問題就太好了(應變力)
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處理挫折的能力日本7-ELEVEn創辦人鈴木敏文形容現在的日本商場,是一個不斷吹著逆風的時代,也是考驗實力的時代, 最重要的就是「應變力」,日本過去經濟持續成長,只要照表操課、蕭規曹隨、不犯大錯,大致都能生存,但現今企業經營成敗,完全取決於精確掌握變化的能力。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早在二○○二年就意識到未來世界經濟重心將移轉至中國大陸,便在中國設立大規模的生產中心,歷經金融海嘯的衝擊,廣達加強垂直整合的動作,提升價格的競爭優勢,不少企業都想縮減研發部門,但他卻反其道而行,廣達改以研發為出發點,因為設計和組裝能力,讓宏碁小筆電比先發制人的華碩還要受市場歡迎, 造就了高出貨量,而今年底廣達也將發表全新產品,新「3C」概念的商品,明年也會陸續推出,懂得應變的林百里,讓廣達在今年第二季營業淨利率倍增至三.四%,禁得起經濟不景氣的考驗。

悲觀的人看到問題只會有負面看法,成功的人卻會將問題視為機會,世界級的成功大師安東尼.羅賓說,「問題有什麼好怕的?解決自己的問題,就能獲得成長;如果發現他人的問題並幫忙解決掉,財富還會源源而來呢。」

密碼六 我愛錢,不仇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有錢人不會假清高,說自己不愛錢,馬克.韓森鼓勵每個人努力賺錢,並成為明智的有錢人,只要合乎法律和道德規範,可以用各種方法賺錢,賺到錢以後,除了自己享受以外,更要奉獻給世人。

巴菲特住在他的奧馬哈老屋中, 但他以「雪球」作為財富人生的比喻,也許「不論雪球滾得多大,最終總是要化為清水」的隱喻,正好對應他三年前將大部分財產捐做公益的舉動,也很符合他的名言, 「我不是喜歡錢,我只是喜歡看它變多的過程。」

蔣家第四代蔣友柏在美國念書時就靠著投資房地產賺了五千多萬元,很有投資眼光的他回國後創立橙果設計,積極接案子,目前已是年營收破億元的設計公司,蔣友柏接受本刊專訪時曾不諱言的說, 「我擺明了就是在吸金,」從不諱言自己愛賺錢的他不斷推出新作品,不吝惜站出來為業者行銷,也讓橙果成為台灣知名度最高的設計公司。

密碼七 有與眾不同的創造力, 不怕當異類
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喜歡冒險, 一九九八年曾公開表示欣賞歌手鮑本狄倫和畫家畢卡索,因為他們「不怕失敗地迎向風險」,蘋果在他的帶領下不斷推出iPod、iPhone 等革命性新產品,開啟觸控紀元。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曾說, 「我剛出社會時,就知道自己的簽名很重要,所以我苦練自己的英文簽名,二十年來,我的重要契約, 都是用相同的英文簽名完成的。」就是這樣的與眾不同,豪氣干雲, 郭台銘很早就立定不同於他人的經營目標,他說,「我的目標不是和台灣這些小廠爭什麼,而是替機械業建立新雛形,建立世界一流的公司,人家買這些東西一定要來台灣買。」

學習見賢思齊啟發自己

密碼八 愛看商業雜誌,愛跟成功人士請益(見賢思齊)
「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馬克.韓森認為,想成為億萬富翁,必須先找出幫助成為億萬富翁的導師,這位導師知道攀登富翁山脈,有什麼挑戰和陷阱,可以節省新手改正錯誤所損失的時間和金錢。

或是透過閱讀學習模仿心目中的英雄,讓成功故事啟發自己,哈福.艾克就說,「有錢人欣賞其他的有錢人和成功人士,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郭台銘的偶像是王永慶,總常找機會向經營之神請益;王品戴勝益甚至在公司中與高階幹部成立一個「中常會」,定期邀請成功人士來演講。馬克.韓森則向愛因斯坦的得意門生巴克明斯特.富勒請益,開拓自己的視野。

密碼九 心目中有階段性藍圖
想要變有錢,一定要計畫「金錢藍圖」,哈福.艾克說,金錢藍圖包含了對金錢的想法、感覺和行動,有錢人把財務「調溫器」定得很高,可能上億元,而非幾十萬、幾百萬元,而這金錢目標通常伴隨著人生階段性藍圖改變,事業有成的有錢人,大多會有明確的人生階段性目標。

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在二十七歲結婚時, 就為自己訂了一個四十年的計畫案, 「希望結婚後的第一個十年可以買一棟自己的房子, 三十七歲可以擁有自己的公司,第三個十年希望可以傳承,第四個十年, 我希望能享福,」沒想到,後來所有計畫進度都超前, 現在他的人生已邁入第五個十年,將用滿手現金,當位快樂的多元投資人。

信念+決心+執行=成功

密碼十 不屈不撓(毅力)
石油大王洛克斐勒曾說,「我總是試圖將每一次災難轉化成機會,」成功人士不怕失敗,並將失敗化為動力,激勵自己成為成功者。「有錢人碰到問題不會退縮, 不會逃避,也不會抱怨,窮人和不成功的人則是問題導向,把時間和精力拿來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很少發揮創意去減少問題,更談不上想辦法做到不讓問題發生。」哈福.艾克說。

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八年前一度因肝癌瀕臨死亡邊緣,同時,他的事業也遭逢有史以來最大的危難,旗下的上市公司燁輝、燁興股價只有一元上下,整個集團幾乎被亞洲金融風暴淹沒,二○○一年, 林義守換肝手術,醒來後將燁隆股票賣給中鋼,斷尾求生的他,沒有被困難擊倒,反而奮力一搏,爬出人生和事業的谷底。

從今天開始,就開始想著「我要變有錢」,堅定信念,下定決心, 貫徹執行,富豪排行榜上的富豪就有可能是你。(非凡新聞周刊185期)

延伸閱讀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富爸爸有錢有理
M型窮人,只要面紙不要印鈔機
管道的故事

零極限!



清理 清理 清理!

1 或者 2 ─ 人生的選擇題

人生常常得面對很多選擇題
通常篩選到最後剩下2選1才是最困難的時候...
這裡不免落俗套的要來個選擇題~

以下的情境需要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最好來點能讓你放鬆的音樂,
確認在10-15分鐘內不會有人來敲你的門或是叫你處理個文件
也不會狗狗或是小孩在旁邊哭叫肚子餓
總之,請一個人安靜的獨處

好了嗎?

開始囉!

-----------------------------------------------------------------------


現在有兩條河流
上面各有一艘船等著你登船,
航行的目的地是同樣的一片蔚藍的大海,當地的氣候非常適合人居住,
海中央有一座美麗的島嶼,島上有一棟是你夢想中的房子,
也許是坪數很大的透天別墅,有私人沙灘和泳池,
也配給能到的了島上的人一台期望的車子和司機,
所有島上的一切服務和設施由你開出條件,只要你能上岸。

第1條河流
河道很彎曲,水流非常平穩,只是可能會有暗礁。
河上有一艘很大型舒適的船,船上有一個掌舵手,
他很有個性,一上船就是得聽他發號施令,
船上的規則、航行的時間和要停下來休息的時間由他決定,
可能得花很長的時間也說不一定。
而且這條河流只到的了這片海域的邊緣,到達後得自行想辦法上岸
或許得自己游個幾個小時過去,或許得租小船,
也或許你有錢一點可以租個快艇(前提是你在船上所有的開支還有剩餘)。

第2條河流,
河道很直順,河流湍急,
也可會經過亞馬遜之類的森林,會遇到什麼情形你不曉得。
河上的船隻並不大型,其尺寸和外型並不討喜,
甚至可能會被第一艘船船上的人嘲笑。
船上負責掌舵的人很好,他會細心教導每個人學習如何掌舵,
經過訓練和挑選後,選擇幾位適合並且值得信賴的人選輪流掌舵。
可能你會害怕遇到毒禽猛獸,或是害怕自己擔負一船子人的性命,
不過,有一個好處是:這條河流能用最短的時間直達這座島嶼

請問你會上哪條船呢?
第1條或是第2條?

-----------------------------------------------------------------------


想好了嗎?


-----------------------------------------------------------------------


這題沒有所謂的答案,
但我想,聰明人應該都會選擇2。

基本上,這篇文章主要要你的不是上面的答案,
如果你能靜下心來仔細想想:
這個小故事如果套用到現實生活中,
是不是也相當吻合實際情形?


你的工作其實就像第1條河流一樣!
因為從小到大,80%以上的人都被教育要找份穩定的工作,
所以大家就跟隨大眾的選擇,真的乖乖聽話去找一份工作(我以前也是)
進入公司之後慢慢的跟所處環境同化,
卻沒發現你的人生就像這艘船的命運,看似平順、穩定,
但駛往的方向由別人決定,或許哪天掌舵的不高興,
停駛不開,船上的人又都不會開船,只好都摸摸鼻子乖乖下船了。
如果幸運一點真的到達夢想中的海域(好不容易盼到退休了),
剩餘的盤纏和你的體力也要足夠,才能到達海中央的島嶼阿!

選擇第2條河流的人,恭喜你!真的!
至少你的腦袋還是清醒的!
只是一時之間隨波逐流,忘記選擇權其實還是在自己手中的!

光是清醒還是不足夠的,必須還要有相當的智慧!
才知道怎麼選擇你所要跟隨的船隻,和船上的掌舵手,
如果帶領這艘可能會面臨驚濤駭浪的船隻的人, 他的經驗、判斷力、責任感不夠的話,
不要說花時間精力培養新的掌舵人了, 可能半途棄船而逃也說不一定。

還有,航行要縮短時間的話,有一點很重要!
--必須先知道如何跟著風向行駛,才能事半功倍!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風向就代表著趨勢
但......如何選擇一個對的趨勢呢?



-----------待續-----------

人生的步調由自己決定



雖說看起來像是旅遊書籍,倒不如說是用旅行體會人生,
書中提到大前研一本人從小就不喜歡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
他認為人生前進的方向應該是要由自己來決定,而不是別人。

我在去年8月底的時候,曾經熬夜熬了一整個月,每天都半夜兩點才離開公司,
換來的卻是老闆的否定,在會議桌上公然當著大家的面數落我,
口氣之差,用語之難聽,那種傷害,至今還一直留在心底。
記得當時硬是忍住淚水不讓他滴下來,畢竟哭了,就是輸了,
會議一結束,二話不說收拾好包包離開辦公室,
一出門口,竟是一路哭到Lillian家裡(路途得經30分鐘),
(Lillian對我而言,是有極重要意義的,因為他可以算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說是人生的顧問(advisor)或是心靈導師也不為過)
看到他的一瞬間,更是哽咽到說無法說話,
好不容易平復情緒,可以說完經過,
A語重心長的吐出一句話,這句話,
真是當頭棒喝阿....
「為什麼你可以讓別人這樣對待你?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

因此,看到大前研一這句話,真是感觸良多阿~~
可不是嗎?
我們的人生是自己的,為什麼從小父母給我們的規定那麼多?
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
要不,就是說:乖乖把書念好,考個好學校,找個穩定的工作,嫁個好老公!
彷彿幫我們都把人生安排好似的,
連到了學校,老師說的也是相同的話,
難道,他們其實是彼此套好招的?
(其實是他們也被這樣被教育下來的,我們也是,只是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制約了!)

<思考的技術>中也提到,
如果我們能夠脫離填鴨式的教育,
給自己多點空間思考,這個世界會變得很不同!
如果我們不是只是植入父母、老師、老闆給的程式指令,
然後只把從小深植在腦袋中的這些動作謹記在心,
容不下任何時代新的變遷、新的思考方式、新的行為模式!
(老大阿~~他們的想法是幾百年前的阿???)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頻寬寬幅增大,
試想,我們個人成長的空間會有多大?
就好像一顆大樹的種子,你把它種在10公分大的小盆栽裡,
和把它深埋在深厚又遼闊肥沃的山上,
你覺得哪一個能夠長成大樹?

沒有人能跳你的舞、唱你的旋律、寫你的故事,
你是自己的作者、雕塑家,為何要讓別人決定你故事的結局?
自己雕出的成品還可以帶走,但如果離開了工作之後呢?
你帶的走什麼嗎?
你心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呢?

管道的故事

你想要過將就的生活,還是講究的生活呢?

現在的生活方式是你從小到大夢寐以求的嗎?
現在的工作是你從小就期盼的工作嗎?
你還記得自己的夢想嗎?還是已經被現實淹沒?


如果你不滿意現在的生活,
如果你不想再幫老闆工作,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價值不應該由別人來幫你定義,
那麼,是時候該好好想想了!

如果想要帶著所愛的人一起環遊世界,
如果心中還有一絲絲的熱情不想被湮滅,
如果還記得你的夢想,
那麼,如果離開現在的工作,不管是被迫離開,
還是當有一天你生病了或是家人生病了,
還是一些現在沒去想的任何可能性,
夢想,還會有存在的那一天嗎?

如果你有一個後備資源-一個不斷電的印鈔機,
這個金錢來源不管你在哪裡,都會不斷的匯進你的戶頭,
那是不是更能夠沒有後顧之憂的隨心所欲的活著呢?
到時,是否才是真正的自由呢?

如果的如果,
你(妳)對於上述的一些問題有一些感觸,
請專心的,心無旁騖的好好看這段影片─管道的故事。

英文發音版(有繁體中文字幕)



中文版(簡體中文字幕)




規格   書名:關于財富最好的寓言︰管道的故事 = Parable of the pipeline
編/譯/作者: (美)貝克·哈吉斯(Burke Hedges) 著 賴偉雄 /譯;出版者:當代中國出版社
規格: = 19cm / 114頁 / 膠版紙;出版日:2008-1-1;版次:1;ISBN-10 = 7801706706;ISBN-13 = 9787801706706


題要   本書把幾個世紀以來,富人們用來創造和積累財富的秘訣教給你。你將學到普通人都可以學會的、能為自己和家人建立真正財務自由的策略。

作者   貝克‧哈吉斯,作家、演講家、企業家。使他名聲遠播的恰恰是他關于如何取得財務自由的幾本著作,他的書在世界網絡營銷領域影響深遠,如《管道的故事》、《誰偷走了美國夢》、《你,有限公司》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暢銷書。《復制貓營銷101》是國際網絡營銷界的首席工具書,許多人都是因為閱讀本書而走上財務自由的道路,本書講述的故事和觀念是信息時代人人都應掌握的基本信息,對我們每個人財務智慧的提升都很有極大助益。
簡介   剛剛過去的幾十年,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經濟狀況最好的時期,但仍有數不清的人還生活在依靠從這份工資到下份工資的日子里。即使他們工作的時間不斷延長,也僅僅只能維持收支平衡。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錯誤地認識和執行著錯誤的計劃,以致墜入了金錢的陷阱中。干一天的活兒拿一天的錢,干一個月的活兒領一個月的工資,你听起來是否覺得非常熟悉?
無論你是年收入不到一萬元的洗碗工,還是年收入超過十萬元的高薪者,你仍然是用一份的時間去交易一份的金錢。說到“工作保障”,如果你因為被解雇,或有了疾病,或受傷等原因而不能工作了,那麼你的工資收入也就停止了,哪里還會有什麼保障呢?
你怎樣才能擺脫用時間換錢的陷阱呢?通過建造能帶來持續收入的管道,你只需要一次性地工作,就可以不斷地得到報酬,所以一條管道勝過一千張工資單。管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為你帶來收益,無論你是否仍在工作。這才是保障——真正的財務保障。
目錄
- 來自貝克‧哈吉斯的寄語 你的管道是你的生命線
導入 管道的故事
第一部分 我們生活在提桶的世界 
 第一課 你是誰——提桶者還是管道建造者
 第二課 我們生活在提桶的世界里
第二部分 你的管道是你的生命線
 第三課 管道的力量  
 第四課 杠桿
                 - 管道後面的威力 
 第五課 金錢杠桿
                 - 棕櫚灘的管道
 第六課 時間杠桿
                 - 人的管道
第三部分 終極管道
 第七課 電子復利
                 - 終極管道
 第八課 你喜歡50年計劃還是5年計劃
結束語
 終極管道的故事
策劃人和譯者後記 讓我們攜手共進,建造管道,開創未來!
書籍資料來源:台北建築書店

博客來訂購

The Parable of the Pipeline: How Anyone Can Build a Pipeline of Ongoing Residual Income in the New Economy   ~ Burke Hedges (Author)

白手起家百萬富翁的秘密 - Brain Tracy


Brain Tracy - 學習成功者的技巧
重點整理

‧很多人說目前的狀況是:沒錢?大多數人都是處於這樣的狀況了。
問題是,你要繼續這樣嗎?

‧不要讓你的人生經驗阻礙你的潛力

‧如果跟成功的人做一樣的事,我們也會成為那樣的人。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成功?
Ask, door will be opened!
如果你已經想知道為什麼,那成功的大門就會為你而開。(怕就怕連想知道的想法都沒有)

‧The Law of Cause and Effect.因果定律
宇宙每件事都有因果:
看到一個人成功的結果,去回溯他的過去,會發現成功是有跡可循的,這些做過的事情都會留下足跡。
定義你想要的結果,然後去回溯要到那個結果之前,必須做些甚麼事情?
當一個人能感覺到幸福快樂,是因為對於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感。
我們要開始學習控制自己的生活!

‧大自然是公平的,不管你是怎樣的人,大自然只管你有沒有做成功的人會做的事情。

‧沒有第一次做就成功,你必須不斷的嘗試。(你知道每個想成功的人平均會去嘗試可能會成功的事情是幾次嗎?連一次都不到!大多數的人只是想想而已,連行動都沒有)

‧讓自己脫離"Someday I’ll":
「有一天」我可以開名車、「有一天」我可以買超大超舒服的房子、「有一天」我可以世界旅行...

‧白手起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成為更好的人,有決心、紀律、決策能力、有力量的人
如果你想要變成你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的樣子(例如百萬富翁),
就要先學習成為百萬富翁的模樣。
要成為一個傑出的成功者,必須在內心培養一些重要的特質,讓自己更好。
1.一切的商業行為和行銷、財務技巧都是可以學習的
2.或許只差一個技巧就可以當上富人

----------------------------------------------------------------------

以下就是這些重要的技巧:
1. Dream big dreams.做遠大的夢
練習”回到未來”的思考模式--
想像是沒有限制的,讓自己毫無拘束的去夢想未來。 (列下夢想清單)

2. Do what you love to do.做你熱愛的事情,也想辦法靠他謀生
去回想7-14歲之間,當時喜歡做的事情,
這時候的夢想沒有侷限,最簡單也最單純,通常這時候熱愛的事情也該是長大後該做的事情。

3. Commit to exellence.承諾自己要卓越,不管要付出任何代價。
進入一個行業前10%的優秀的人,也曾是最後的10%。
精通一個行業需要5-7年,有人會問說,為什麼我要花那麼多年的時間去精通、去努力?
可是!反正時間過去也是過去了,要讓他就這樣過去還是要過的有價值?
如果想把事情做很好,可以做到擠進前10%,只要願意付出代價、願意犧牲,只要一步一步走,每個人都可以到達。

4. Develop your unigue abilities.發展你獨特的才能和能力
回顧你的人生:什麼樣的東西對現在的自己影響最大?(專長、特質...讓你成功或是不好的部分)

5. See yourself as an employ. 僱用你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
你的人生要你自己負責。
傑出的人都是很負責任的人,他們做所有的事情都會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業來看待,把公司當成是自己的,自己的任何決定或事做任何事情都會影響到這間公司。

6. Develop a sense of direction.培養明確的方向感(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

你必須知道在人生中你想要什麼?
(1)確定你要的是什麼,寫下來。
(2)查明要付出什麼代價,並且願意付出。
不喜歡今天的這個結果,就要種下不同的因!
不只要全額付出代價,也要預付代價,擬定計畫,每天努力!
Do something everyday!(每天都為自己努力多一點)
今天的結果都是之前種下的因,全心全意投入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報酬)
列下10個12個月後要達成的目標,並在24小時內找出哪一個目標達成後對你的人生會有最正面的影響?

決定第一目標後,每天都努力一點!
--一個人開始偉大,就是他決定重大目標的時候。

7. 拒絕考慮失敗的可能
永遠不考慮失敗的可能!
妨礙你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你自己!
其實每個人都是職業失敗者,
事件本身沒有「失敗」,只有「回應」
當我們「嘗試」了→就會有「回應」→勇往直前→然後我們就會學習到經驗,變得更「聰明」
亨利‧福特:「失敗不過是機會,讓我們有機會更聰明的重新開始」
不經歷錯誤,我們到達不了一個境界。
從每個人失敗中找到好處。
今天我們所遇到的困難或是問題越大,在未來會是越大的禮物。


8. 活到老學到老
知識和技術是21世紀的關鍵

每天花一個小時學習,2-3年內收入平均多一倍!
3個獲得知識重要的關鍵
(1)每天花30-60分鐘閱讀在你想要成功的領域裡面,專業的人的書籍。
(2)多參加一些課程--在你想要成功的行業裡面,最TOP的人的研習會。
(3)利用搭車時間聽錄音課程。
*越承諾自己要成為更好的人,就會越願意學習,越喜歡自己、就能更加尊重自己!

9. 培養出工作狂的心態
你當然可以輕鬆點,但那是在成功之後!成功前是在競爭--要比別人早開始!
在一個行業的半衰期是2年,如果你不想辦法學習更多,別人都在進步,那你就是在退步。


40+定律:如果你一周工作40小時,勉強只能維持生活,
40小時之後往上加的每小時都是為未來多投資一點,
白手起家的人平均每週工作59小時,甚至70.80.90小時!
工作時就全心全意工作,準時下班才能為自己做更多的學習。


10. Get around the right people.跟適當的人來往
成功的人99%由他的參考團體決定。

改變一個人的參考團體可以改變這個人:
從外在的服裝、姿態到呼吸、談吐、氣質、舉手投足,都會一一的改變。
「我們一生幸不幸福,85%由人際關係決定」
學習只跟喜歡或是尊敬的人交往。

11. 準備攀登到下一個高峰
人生是不連續的列車,會有周期跟趨勢,會有不斷的起伏,上上下下,重點是我們的趨勢是往哪個方向?
成功人會注意前進的兩步,退一步時注意不要退太遠,並保護好自己。


12. 培養彈性彈回來
事情不順時要有彈性,Take it and learn from it. 接受他→然後從中學習
問自己:「我要做什麼事才能讓自己在12個月內讓收入達到目標?」

13. 變成一個樂觀主義者!--學習這些技巧的關鍵
人生是一連串不斷的困難和危機,平均會有六個困難之後遇到危機,然後再遇到困難、危機...。
優秀的人的特色:如何反應危機,尋找問題的解決分法,盡全力解決!
(釐清一個問題動作的本身,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至少寫下20個答案挑出其中一個你覺得會改變你生命最大的答案,馬上行動!


樂觀的人會有的三大優點:
(1) Learn more things 能夠學到更多
(2) Try more things 會不斷的去做更多的嘗試
(3) Just keep going 會堅持永不放棄


-----------------------------------------------------------------------

成功人的特色:(拿破崙稱為走向成功的金鑰匙)
1.培養勇敢和堅持的特色
勇敢:
(1)開創的勇氣
(2)承受的勇氣

Never give up!

2.打開財富的金鑰
自律的特質,該做的就去做,而且要強迫自己去做
(《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作者也提到:
如果你現在過舒服的生活,那以後會辛苦的不得了;
如果你現在選擇辛苦一點,那以後會舒服的不得了)

自律→堅持→自我尊重,自尊提升→更加自律這是一個良善的循環,
會讓自己越來越好!越來越喜歡自己!
一旦決定什麼,永不放棄!


 

Copyright © 2009 遇見 Usana Light 的 『彩虹』 All rights reserved.
Converted To Blogger Template by Anshul Theme By- Woo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