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好文.好書.好電影.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好文.好書.好電影. Show all posts

心中的小星星

最近看了一部印度片,片名叫做心中的小星星,
因為太有感觸了,所以直接以這部電影片名作為文章標題。
這篇文章可以說是這部電影的觀後感了。
每一個人都是最特別的存在,為了對社會有貢獻而存在,
每一個人都有改變社會的能力,你的所作所為比純淨的黃金更有價值。

銀河的7天


The Mountain from Terje Sorgjerd on Vimeo

好美...好美......
看得時候真的感動的想哭......




化妝品的故事

轉達傃碧說的:
真的很棒的卡通,用很輕鬆的方式來讓我們明白到底人們不斷的用多少有毒物質在毒害自己與家人!
大力推薦!!!

The Story of Cosmetics (2010)日常清潔用品的毒害和對策


科學證實:善惡有能量頻率 (轉)


傳統固有的人生訓誨,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這樣的教誨,在科學昌明的今日社會,難道只能一種道德教條,無法以科學方法來證實嗎? 
直到看到心理學家大衛.R.霍金斯在其著的《 Power vs. Force》才讓我們大開眼界,
知道「善惡報應」的背後還真有其科學根據呢!

太害羞、太勤勞都當不了富翁 (轉載)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46 期
採訪、整理者:單小懿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作者哈福‧艾克
暢銷作家哈福‧艾克首度造訪亞洲,
在專訪中指出亞洲人財富心態上的魔障:害羞、存錢與花費失衡、過度努力工作……。

隨著全球新興國家浪潮,全球新富人也快速增加;
根據CNN調查中心去年年中做的統計,到二○一○年,
全球百萬美元富翁的總資產將高達四十四兆六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四百兆元)。
「怎樣能成為百萬富翁?」也成為全球熱門話題。


胸懷大志

成功的秘訣在於堅決相信「自己絕對做得到」,丟掉任何迷惘的念頭。

就像那些奧林匹克得獎選手一樣,當他們全神貫注與對手爭奪獎牌的那一刻,
即使前一刻心裡還有一絲絲的迷惘也會將其拋到腦後全力以赴,
這就是他們取得勝利的不二法門。


他們從平常就徹底的在訓練自己,同時不斷反覆地練習。
只為了取得每場賽中那一瞬間的勝負權,因此傾注一切的精力全力以赴。
然後在站上賽場面臨決勝負的那一刻時,那個人所秉持的卓越的「自信」,
即能轉化為邁向成功之路的原動力。



每天增加的0.1,未來的無限大!

令人震憾的 0.1

在一場國立大學EMBA、高階企業經理人的演講中, 提到簡單的數字遊戲:1x1x1x1
1乘1,乘以十次,答案會變多少呢?
答案很簡單, 當然是「1」啦。

可是──1.1x1.1x1.1x1.1
也就是1.1乘1.1,乘以十次之後,答案會變多少呢?
我想,答案就不容易算了!

把小事做好 就是成功

原文章: 大紀元 2009/12/11

文/林繼生(桃園市國立武陵高中校長)

雜誌上說:現在的孩子只想立志做大事,卻不願幫媽媽洗碗盤。
大家都想成為大發明家、醫師、律師、建築師、或出類拔萃的人。
從此一些「小事」沒有人做,一旦事情不想做,就以它是「小事」搪塞,
「我是做大事的人」便成為「懶」、「不想做」的藉口。

何謂大事?

換個地方找夢想 - 追夢,不要追高

追求相對報酬還是絕對報酬? 追求相對快樂還是絕對快樂??

http://www.jpg.org.tw/article/9902.htm#1
文/花蓮歐巴桑 圖/林芬名

從小循規蹈矩,依著父母的期望一路就學、工作、成家、生子!中年的某一天,我恍然覺悟,自己早已變身為「不斷追高」的「末代白老鼠」,人生的夢想就像洗澡的泡沫,看似璀璨,卻終將消逝,就在那一刻,我告訴自己:該是「獲利了結、另起爐灶」的時候了!

我一直有個夢,夢想的種子源自幼時在宜蘭鄉下和阿公阿嬤生活,赤腳走田埂、雙手栽蔬果。對,就是這樣的簡簡單單、回歸田野「原味生活」的夢,當「夢田」規劃啟動後,我和先生花了兩年時間從北到南、由西至東四處奔波,尋尋覓覓,終於在花蓮吉安鄉相中一片種有芭樂樹的農地農舍,屋前屋後群山環抱,又有平疇綠野、清徹渠道,「一見鍾情 」的我毫不猶豫就「下訂」了!

跳出去!

前一陣子看了周星馳出品的一部電影:跳出去(Jump)
電影大意是有一個鄉下的女孩子(名字忘記了)一直想要到城市發展,
到了城市後發現自己很想要學跳舞,並希望能夠因此而出名,
這個女孩子很直率,傻呼呼的,很多事情都不多想,
就憑著一股衝勁往她要去的地方,
為了達到站上舞台的目的,
她白天當裁縫女工,晚上到舞蹈教室當清潔工,邊偷學舞,
學了之後一抓到空檔就練舞,滿腦子都是舞步,
沒有一刻停下來。

我很喜歡這個女孩子的角色。

我的宇宙因我而啟

這篇其實是達賴喇嘛的復興之路的重點紀錄+觀後感想吧!

好久沒寫觀後感,寫起來竟有點緊張,深怕無法表達觀看過程中的感動。
有些部份像是紀錄,所以沒有太多情緒,嫌看到無聊的話還是請看影片了,
忠於原汁原味還是比較好啦!

----------------------------------------------------------------------------------------

整個影片都以一個由一群人所組成團體所討論的話題:
「透過什麼樣的機制和架構能使世界其他地區變的富有?」為主軸。
這群人包含:宇宙化學家、音樂家、作家、文學老師、精神病學家、
雜誌發行人、傳愛靈修中心創始人、社會學家......等等。

達賴喇嘛說:現在的人大多短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在這段影片中,他不停的強調─不論任何事情,都要以促進人類的基本利益為考量。

打造讓好運願意駐足的體質,成功就是你的!

黃國倫:改變體質,成功就會追逐你
文/許瓊文 圖/黃建賓
2010年2月 Cheers雜誌

很多人都看到黃國倫最近拍攝的威士忌廣告,他在海邊開口高唱:「終於,走過這一段風雨.....」清亮中夾帶無盡感慨的歌聲,十分令人動容。

確實,黃國倫自己的人生,「峰迴路轉」4個字也是最好的形容。

建國中學、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畢業,音樂才華洋溢的黃國倫很快就鋒芒畢露,1994年、33歲時寫下〈我願意〉一曲,由王菲主唱,傳頌整個華人圈,更一舉奠定他在流行音樂界創作大師的地位。

1996年,黃國倫出版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天使》,雖然讓他因此入圍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卻由於銷售成績非常不理想,事業高峰開始走下坡。1999年,與滾石唱片合作成立、由他擔任音樂總監的「基力音樂」(G-Power Music),也在4年後,因唱片市場低迷而結束。

整整好幾年,黃國倫自樂壇沉寂。他失去方向,工作、婚姻都陷入危機。直到2007年,他第一次登上《康熙來了》節目,沒想到竟意外開創出擔任選秀節目評審、綜藝節目主持人的新契機。

媒體總愛用「爆紅」描述黃國倫這番戲劇化的際遇,但他自己談起這段路,當中有許多思考與反省。人生的運勢起落,其實背後都有跡可循,重點是,你要打造出讓好運願意駐足的「體質」。

擁抱機會前,你要練習的5件事

面對機會,你會心喜,但偶爾也會恐懼,怕抓錯、怕錯過。這是人的天性,但是沒關係,膽量可以被訓練,恐懼可以被管理。

文/吳凱琳   2007年5月 Cheers雜誌















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公司(CBS)的艾美獎得獎節目《驚險大挑戰》(The Amazing Race)主持人菲爾.科漢(Phil Keoghan)在其所寫的《別浪費機會》(No Opportunity Wasted)書中,提供許多實用建議,以下摘錄其中部份的內容。

1. 讓自己習慣不舒服的感覺
時常把自己丟在全新的情境,習慣不熟悉的感覺,逼自己走出個人的舒適圈(comfort zone),逐漸消除面對陌生情境時的恐懼。
像是快速學習某個新能力,例如語言或新電腦軟體等,在時間壓力下,你必須快速克服對於新知的不熟悉感。
或是,學習用最少的資源完成事情,測試自己的應變力。也許老闆核准你一筆預算去完成某個專案,你可以自己設定,如果只使用其中90%,是否也可以順利完成專案。

2. 偶爾要測試自己的極限
人的能力和性格都有一定的極限,但也因此限制了你承受風險、接受新機會的可能性。
好比運動選手,每每挑戰自己的體力極限,持續刷新世界紀錄。職場也是一樣,很多時候你也不知道自己原來有這麼大的潛力。
如果下次主管交代你不可能的任務,倒不如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若果真做到了,那麼可以期待未來將有更多更重要的機會落到你手上。即使最後你沒做到,也沒什麼損失,因為這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失敗的結果早就在預料之中。

3. 吸收新知消除不確定感
即使你面對的是前所未見的情況,但是當你了解愈多,恐懼也就愈低。
今年初新上任、同時也是荷商天遞(TNT)第一位女性總經理的李澂涓就是其中的受惠者。2002年網路泡沫化,產業環境產生劇烈變動,李澂涓靠大量閱讀,消除內心恐懼。「只要誠品有新書就跑去買,然後每天回家讀3本書,」李澂涓說。
而且,喜歡吸收新資訊的人,也比較願意接受新挑戰,這一點有可能成為你在應徵工作時的一大優點。惠瑞捷總經理陳瑞銘面試新人時,就常問應徵者平常看了哪些雜誌或文章,「試探他們對新知的好奇程度有多少。」

4. 克服害怕失敗的恐懼
在所有恐懼情緒中,排名第1的正是害怕失敗。想要克服這層恐懼,首先你得問自己:怎樣才算失敗?什麼情況又可以算成功?
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定義應該是相對的,而非絕對。或許你在新工作上沒有達到預期想要的,例如資源或是發揮空間受到限制,但你因此學到新的專業知識,這算成功或失敗?保持彈性,才能接受不同的可能性。

5. 甩開不必要的包袱
每個人都有自我堅持,有人就是不願意和某種類型的人往來,有人非得要依循特定的工作方式。
當你的規矩愈多,也就愈限制接受新機會、大膽冒險的可能。就好比背負幾十公斤重的行李爬山,你可能在半途就不支倒地。
如果你仔細分析,會發現其實有許多是很無謂的堅持,何不甩開這些不必要的包袱,讓自己可以更輕盈地邁開腳步,成功攻頂。
 

Copyright © 2009 遇見 Usana Light 的 『彩虹』 All rights reserved.
Converted To Blogger Template by Anshul Theme By- WooThemes